宜蘭蘇澳地區漁民認為近年漁獲減少是花蓮和平電廠排放的廢水導致,近千人昨天齊聚電廠舉布條抗議,大動作引起警方重視,近200名警力戒護,防範衝突事件。
記者陳俊智/攝影
酒店公關
宜蘭蘇澳地區近千漁民昨天包圍花蓮和平電廠大門口,高舉布條抗議電廠污染海域,嚴重影響他們生計。
記者陳俊智/攝影
數名自救會成員見電廠遲遲未出面回應,氣憤之下,破壞大門上的蛇籠企圖攀爬衝入廠區,但隨即被制止。
記者陳俊智/攝影
宜蘭縣蘇澳地區漁民認為近年漁獲減少,是花蓮和平電廠排放的廢水導致,自組「和平電廠汙染蘇澳海域漁民自救會」 發動抗爭,近千成員昨天分別搭乘遊覽車和漁船南下花蓮,以「海陸包抄」方式圍住和平電廠,高舉「和平電廠,毀我漁場」、「無魚可抓,無飯可吃」等抗議標語,控訴業者破壞海洋生態環境、漠視蘇澳漁民權益。

和平電廠昨天回應「一切設施及作業均依環評報告書辦理」,內容經得起檢驗,但電廠的說法未被抗議群眾採信;自救會答應給電廠1個月的時間提出改善環境和回饋金分配辦法,「如果沒有合理答案,下次來就是激烈抗爭了!」

65歲的漁民蔡源龍嘆說,他從17歲開始就靠捕魚維生,48年來換過12艘船,船的大小、好壞全視當時的經濟能力,船越換越小,因為蘇澳沿海一帶已經快捕不到魚了。

和平電廠汙染蘇澳海域,漁民組自救會到電廠表達不滿,由會長陳春生(右)遞交抗議書給電廠總經理劉奕昌(左2),要求限期改善。
記者陳俊智/攝影
自救會長陳春生表示,和平電廠排出的工業用水比一般海水溫度還高,已使魚蝦、貝類的幼苗難以生存,廠方竟然還把含有重金屬的淤泥海拋養灘,導致珊瑚礁死亡,「環境大轉變,原有的海中生物怎麼活下去?漁民又要靠什麼活下去?」

抗議群眾見電廠遲遲未派人出面回應,群情激動,上午11時開始破壞大門上的蛇籠,企圖闖進廠區,還與警方發生推擠衝突,場面險些失控,直到總經理劉奕昌出面接下抗議書,並與自救會推派的20名代表協商。協調過程中,陳春生指稱電廠的汙染都往北流,蘇澳地區海域受到的影響比花蓮還大,但電廠每年撥付的回饋金,花蓮拿到85%,宜蘭只有15%,而且受害最大的漁民並無受惠,電廠一定要調整回饋金比例。

劉奕昌表示,電廠溫排水導流堤和養攤作業分別是依據民國87年和88年的環評報告書辦理,歷年均委託專業學術單位監測,結果都符合環保相關規定。宜花地區從88年到前年,近海及沿海漁業的漁獲與其他地區相比,並無特別減少,未能證明養灘計畫對漁獲造成影響。

雙方溝通近40分鐘,電廠承諾在1個月內提出改善環境及回饋金分配辦法,抗議群眾才撤離。 坐檯技巧 1068279D325A6C70
arrow
arrow

    j5bjx5h5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